STU课程思政案例53 | 彭涛:食品微生物学
一、课程简介
FOOD MICROBIOLOGY
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安全与检测的三大支柱课程之一,是食品安全与检测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。它以生物化学、有机化学、生物学、物理学和数学等为基础,专门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形态特征、生理生化特性、生长繁殖规律、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、微生物的分类、微生物生态、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,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,对开发利用微生物生产对人类生活有利的方面,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调味品和食品,拓展食品的种类;对于引起食品腐败、导致食源性食物中毒的有害微生物的研究,延长食品的货架期,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,杜绝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。
二、课程内容
FOOD MICROBIOLOGY
章节 | 绪论 | |
知识点 | 思政要点 | 案例名称 |
微生物的概念 | 无 | 无 |
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 | ||
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| ||
微生物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 | ||
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| 勇于创新 | 案例1:安东-列文虎克首次发现微生物; 案例2:巴斯德实验否定“自生说”; 案例3:伍连德对鼠疫防治的贡献; |
勤于思考 | ||
家国情怀 | ||
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| 无 | 无 |
三、案例
FOOD MICROBIOLOGY
(一)案例简介
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是从安东-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开始的,他是真正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,他的显微镜在当时被认为是最精巧、最优良的单式显微镜,他利用能放大50-300倍的显微镜,清楚地看见了细菌和原生动物、而且还把观察结果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、其中有详细的描述、并配有准确的插图、1695年,安东-列文虎克把自己积累的大量结果汇集在《安东-列文虎克所发现的自然界秘密》一书里、他的发现和描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-微生物世界。这在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(二)案例点评
适用范围:本案例主要适用于微生物学、食品微生物学、基因工程等。
思政元素: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,科研事业迅猛发展,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卓越成绩,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,就是最好的证明,但现阶段,我们在科研与技术创新方面,仍然落后与发达国家,近些年,国家对创新方面越来越重视,出台了多项政策,鼓励全民创新,以保证我国科研事业的良好发展。本案例通过安东-列文虎克通过设计先进的显微镜,首次发现微生物,从而开创了微生物学,表明创新性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。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研究中,注意创新性思维的培养。
课程思政教学目标:通过案例讨论,让学生了解创新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。
相关教学经验:在教学过程中,通过网络资源,向学生展示水中微生物的形态与运动方式,引起学生的兴趣,在介绍此案例时,引导学生感受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微生物时的惊喜,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感觉,从而对创新性的重要性具有深刻了解。
(一)案例简介
“自生说”是一个古老学说,认为一切生物是自然发生的。到了17世纪,虽然由于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循环,使逐渐削弱,但是由于技术问题,如何证明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仍是一个难题,这不仅是的一个顽固阵地,同时也是人们正确认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一大屏障。巴斯德通过思考,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,其中最著名的曲颈瓶实验无可辩驳地证实,空气内含有微生物,他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。巴斯德自制了一个具有细长而弯曲的颈的瓶瓶,其中盛有有机物水浸液,经加热灭菌后,瓶内可一直保持无菌状态,有机物不发生腐败,一旦将瓶颈打断,瓶内浸液中才有了微生物,有机质发生腐败。巴斯德的实验彻底否定了“自生说”,并从此建立了病源学说,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。
(二)案例点评
适用范围:本案例主要适用于微生物学、食品微生物学、发酵工程等。
思政元素:在科学研究及实际生活中,我们会遇到各种科学及生活问题,在遇到问题时,要积极的思考;遇到困难,不怨天尤人,积极的对待困难,寻找解决方法。本案例通过介绍巴斯德通过思考,严谨的实验从而否定“自生说”的案例,表明思考在科学研究及生活中的重要性。
课程思政教学目标:通过案例讨论,让学生了解解决科学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重要性。
相关教学经验:在教学过程中,通过此案例,从科学研究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,年轻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,遇到困难,不能只抱怨,就像科研实验中,遇到问题,要多想,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。
(一)案例简介
1910年12月,肺鼠疫在东北大流行。疫情蔓延迅速,吉林、黑龙江两省死亡达39679人,占当时两省人口的1.7%,哈尔滨一带尤为严重。当时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,沙俄、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,要求独揽防疫工作,甚至以派兵相要挟。迫于形势,经外务部施肇基推荐,清政府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,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。1911年1月,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,并出任所长。当时他年仅31岁,但熟谙细菌学、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,堪当重任。他不避艰险,深入疫区调查研究,追索流行经路,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、控制交通、隔离疫区、火化鼠疫患者尸体、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,不久便控制了疫情。伍连德以其丰富的学识,严格按科学办事的精神与卓越的组织才能,受到政府的信赖和国际医学界的赞赏。在当时疫情严重的局势下,不到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。清政府为表彰其功绩,授予陆军蓝翎军衔及医科进士。伍连德一时被国内外誉为防疫科学的权威。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、有效控制的大型瘟疫。他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,成为世界上提出“肺鼠疫”概念的第一人;设计 “伍氏口罩”,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。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,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。
(二)案例点评
适用范围:本案例主要适用于微生物学、食品微生物学、病毒学等。
思政元素:我国今年面临艰巨的防疫任务,通过我党的坚定领导,人民群众强烈的家国情怀,打赢了新冠防疫战争。对比西方国家,让学生明白我党领导下国家治理的先进性,对我国的发展及未来充满信心。本案例通过伍连德在危情时期,毅然回国领导鼠疫防控,充分肯定其爱国精神,通过科学的防疫手段,成功的控制了鼠疫的传播。通过此案例联系现阶段的防疫情况,表明我国人民在艰苦时期,可团结在一起,具有高贵的家国情怀。
课程思政教学目标:在教学过程中,让学生对家国情怀有更深刻的了解,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。
相关教学经验:在教学过程中,通过此案例联系我国在新冠防疫中做出的突出贡献,与西方国家的防控现状对比,体现我国体制的先进性,让学生感受伍连德的爱国精神,对我国人民强烈的家国情怀,具有更深刻的认识。
图文来源 | 彭涛
编辑 | 郭春兰
审核 | 洪秀秀 蔡玲如